山东青岛是我国最早开展海葬的城市之一。早在1980年5月19日,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在青岛举办了青岛海葬。当天,承载刘少奇同志骨灰的专机在青岛着陆,随后在海军101舰的护送下到达指定海域,刘少奇同志的夫人和子女,将手中的骨灰和花瓣,撒向了滔滔不息的大海。 1991年5月4日,《青岛日报》刊登了市民贾延祺“建议将骨灰撒向大海”的读者来信,在群众中引发了强烈反响,直接促成了青岛海葬的破冰之旅。经多方协调,1991年10月31日,搭载55位故人骨灰的人民海军“天目山号”登陆舰缓缓起航,标志着青岛海葬正式开始。 1991年到2016年,是青岛海葬的壮大时期。青岛海葬从无到有,青岛海葬规模逐渐增大,从最初每年几十例发展到每年几百例,吸引了全国各地群众来青岛参加青岛海葬。青岛海葬活动固定为每年清明节后、寒衣节前共两次,在码头广场搭建舞台,增加海葬公祭仪式,并配套乐队、鲜花花圈,聘请大学生志愿者等。25年间青岛海葬经历了巨大变化,与此同时,大规模集中海葬活动安全风险较高、单次青岛海葬撒海骨灰受限、受突发天气变化影响等因素制约了青岛海葬的发展,更为重要的是单一模式的集体海葬,已经满足不了群众的多样化、个性化、差异化需求。 2016年至今,青岛海葬开始二次变革,进入新的发展阶段。改变每年两次的大规模集体海葬为全年常态化、小规模、个性化海葬形式,成立了由多人组成的海葬专项工作办公室,青岛海葬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,专门用于举行海葬仪式,并从祭文撰写、现场环境布置等方面满足更多个性化需求。 在服务种类方面,除普通集体海葬外,还设有高档集体海葬、多种类型的个性化海葬或根据家属需求定制。 青岛海葬服务中心咨询电话0532-6666 6685 青岛海葬服务中心联系人程老师
|